锐见|世界顶级赛事,何以“落子” 南京? In 运动计划制定 @2025-08-10 12:12:31
此后,南京又见证了中国乃至世界田径的一次次高光时刻。
近半个世纪之后的1957年,新中国的第一场马拉松在南京举办,夏启宇以2小时52分40秒的成绩夺冠,诞生了新中国的第一场马拉松比赛记录。
1995年,第三届城市运动会在南京举办。
2005年,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举办,参赛运动员达9900多人,为前十届全运会之最。
2014年,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主火炬在南京点燃。这是中国首次承办青奥会,也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,中国第二次承办的奥运赛事。
2015年以来,南京马拉松已成功举办八届,来南京“跑马”成为很多“跑友”的心头好……
翻开南京田径史册,一个个闪耀的名字,串起中国运动健儿攀登世界田径高峰的足迹:叶佩素在南京打破女子七项全能亚洲纪录,王军霞在紫金山下备战奥运,短跑名将谢震业在南京体育学院完成关键性突破……
在南京,“田径种子”从历史深处走来,正一天天枝繁叶茂。
02
科技+专业
护航世界级赛事
如何办好一场世界级赛事?这需要用办赛的“硬核”实力来回应,而南京捧出的“硬核”就是:科技+专业。
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的主场馆,设在位于江北新区的南京市体育训练中心。这是国内首座大型室内田径馆,由于其外形酷似魔方,又被称为“南京魔方”,已经过“世界田联双检+双测试赛+多国训练营”等多重考验。
为了让比赛更公平公正,“南京魔方”将科技与体育深度融合。
“电子起跑器+起跑犯规监测仪”能够捕捉选手0.01秒的移动,成为杜绝犯规纠纷的“终极守门员”;而“终点摄像系统+光电拦切触发系统”则化身“时间捕手”,能够记录下精确到毫秒的冲线瞬间。
从运动员肌肉的紧绷,到各类器材的微颤,场馆布设的高清摄像机都能一览无余,成为争议时的“终极法官”。
其实,自2005年南京奥体中心建成开放,并成功承办第十届全运会之后,南京就踏上了承办大型赛事专业化运营的进阶之路。
在赛事服务领域,南京逐步构建起“1+4+N”保障体系,即以赛事组委会为核心,联动政府职能部门、专业机构、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,形成覆盖食宿接待、医疗救援、语言服务等10多个领域的标准化流程。
▲医疗组
2014年南京青奥会,被誉为“完美无缺的运动会”,曾让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发出“南京让奥林匹克精神完美呈现”的赞叹。
此后,2016年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、2017年全项目轮滑世锦赛、2018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、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……10年之间,南京承办50多项国际A类赛事,赛事运营体系日渐成熟。
03
赛场内外
南京诚意满满
在赛场之内,要尽情较量;在赛场之外,也要尽情玩好。
毕竟,一场赛事带火一座城市,在当下,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。对于与赛事关联的吃住行游购娱,南京一直是诚意满满。
▲吉祥物“雪松”
在酒店、餐饮方面,优选了6家接待酒店,为各方来宾提供优质服务;同时,在反兴奋剂中心指导下,梳理出猪牛羊、禽类、蛋奶、水产品等菜单原材料,委托南京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,进行肉食品食源性反兴奋剂检测并获得通过。
在交通方面,延长赛事期间的地铁运营时间,加开临江地铁站到比赛场馆的往返公交车辆,让观众能够及时离场。
此次田径世锦赛期间,正值春意盎然的好时光。
南京还推出了包含景区门票、旅游项目、住宿等在内的“优惠大礼包”,吸引运动员、观赛人员走进玄武湖、明城墙景区、夫子庙等地,“跟着赛事游南京”。
如今,“赛事+”正成为南京消费领域的新日常。2024年,经专业评估,14项赛事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6.74亿元,间接经济效益约15.83亿元。
今年,除了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,还将有2025射箭世界杯总决赛、2025南京马拉松、2025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、2025大学生赛艇公开赛等10余项赛事在南京举办,形成“一日观赛,多日停留”的消费链。
从中国历史上第一场马拉松比赛,到中国首个承办青奥会的城市,再到此次田径世锦赛,南京与世界顶级赛事的“不解之缘”正越来越深远。
撰稿:高菲、胡芹
编辑:张力伟
主编:梁娜
部分图片来源:世界田联、中国田径、南京体育、南京广播电视台
制作:南京广电融媒新闻中心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